笔下文学 > 比夜黑的眼睛文集 > 美是一种人生境界二

美是一种人生境界二

作者:比夜黑的眼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ixia.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

    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阅读了三百多万字的美学史及美学专著。虽然这对于美学殿堂来说仅是九牛一毛,但它已足够我对两千年来美学理论的发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我发现我必须放弃原来的希望。在这些美学论著中是找不出我的人生美学的设想可以立足其上的理论依据的。从古希腊的先哲到当代的美学流派的奠基者,这些公认的美学大师们所研究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我甚至怀疑自己的感觉出了毛病,同那些大师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渺小了而他们在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把美学看作是一门艺术哲学,把审美看作是对艺术品或自然景物的外在形式的欣赏,在艺术的天地里栽培着美学之树。但我的感觉却告诉我:美是心灵与对象世界之间的融合;美是心灵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物欲后获得的升华;美的种籽应是孕育在现实的人生天地中。二千多年的研究与论述使美学看起来那么严密而牢固,但这样一石一砖建筑起来的美学大厦又让我看起来那么不足信,缺乏坚实的生活基础。这使我想起八十年代初在中国风行一时的美学热。那股阅读的热潮来得猛去得快,开始时书店里的美学书籍被抢购一空,这使美学家们极为振奋,很快编写翻译了大量的美学著作,以求引导那些热诚而又盲目的读者步入美的殿堂。但等到那些一册册、一套套砖厚的美学著作出版时美学热已经悄然降温。一位美学家不无凄然地说:“‘美学热’正在静悄悄地降落下去。代之而起的,是对科学技术和科学哲学、宗教哲学以及社会学、未来学、人才学等等的日益高涨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学热”中的那些读者们为什么要一改初衷,对美学敬而远之呢?他们大都是经历了十多年文化、情感荒漠的年轻人,当他们的心灵的成长需要丰富的滋养时,他们得到的是政治阴谋家编造的空洞虚伪、死板僵硬的政治说教。灾难过后,他们饥渴地扑向能够给他们以真正知识与启迪的书籍。他们凭着直觉和想象,认为美学是一门蕴含了丰富美好的人生真理的天地,在一阵狼吞虎咽般的阅读后,他们失望了。象我一样他们看到美学家们并没有给予他们所渴望的人生启示,却不厌其深、不厌其精地讲述着如何从艺术品或自然景物的形式中获得一个瞬间的愉悦和快慰,分析着这种愉悦、快慰的产生过程及其性质。美学既没有解快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疑惑也没有启发他们如何面对现实生活。相反,美学试图把他们引入脱离现实生活的艺术天地中徜徉,这对于多少有些急功近利的思想饥渴症们真有点南辕北辙的嘲弄。最初他们象饥寒的旅人把美学看作温暖的殿堂,后来他们嚷着不要象牙之塔把美学束之高阁了。

    他们也许并不象我那样带着较明确的人生感悟到美学中来寻找理论依据,他们的动机要简单和淳朴多了。但我想我们阅读美学时的困惑大概是相同的,他们的眼前一定也出现了一团浓雾,象我感觉到的那样,这团浓雾阻隔在他们和他们希望从美学中得到的人生启示之间使得他们避开它转向比美学更直接更清晰地研究社会和人生的学科。

    现在这团浓雾又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说过,我不能避开它,我预感到在它后面有一片明媚迷人的天地,要领略它就必须穿越这团浓雾,那么首要的任务就是认清这团浓雾究竟是由什么东西形成的,穿越它的可行之路又在哪里?

    二

    在阅读美学著作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惊奇的发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大师们,尽管他们对美学问题做了滔滔宏论,但他们往往又对自己的论述缺乏一种在别的学科中都很坚定的自信。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一篇论述到美的问题的文章中竟用:“美是难的”这一句古谚来结束全篇,可见这团浓雾早已笼罩在人类最伟大的脑袋瓜的周围了。在柏拉图老人之后,许多著名的美学研究者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这一慨叹:“美是自然界中一种最伟大的秘密我们可以领略到它的效果,但一种普遍而又清楚的意见则认为它本质上是属于那种未发现的真理。”(温克尔曼语)。“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它总是躲避着不被定义所掌握。”(歌德语)。甚至有人悲哀地宣告:“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到了当代,尽管西方热热闹闹地流行着十几种美学流派,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美学观点并各领风骚几多年。但美学家哈罗德奥斯本在他的美的理论的第一页却对此大泼了一盆冷水:“今天的美学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愈来愈成熟的著作,但无论是讲演或者著作中关于美的问题的论述,比起柏拉图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来却并不具有更多正确的意义,而无意义的胡扯倒是不少的。”

    中国美学继承了马克思美学论述中到人类生产劳动实践中寻求美的本质的观点,这使中国美学研究向现实人生迈出一大步。但这一研究还停留在如何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的美学观点的讨论中。而且,这种研究还受到传统美学观点的束缚。首先是受传统人道主义以人为世界主宰的、表现了人类狭隘的自我意识的自爱情感的束缚,以人类价值标准为物质世界的终极标准,把审美当作人类通过观照改造自然的成果获得自我肯定式的情感愉悦的手段。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美学界一般都坚持把美学看作是同真与善的统一,从而扼制了美对于真假善恶的超越。这一观点的另一种提法是“美的本质在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围绕这一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美学体系,对于心灵在超越人的特定目的的狭隘,以及由此选定的有限对象的过程中向更深远无限的对象世界融合这一审美内涵处于不觉悟状态。在这一体系中“规律”与“目的”由于缺乏深入人生实践过程的具体分析,成为抽象的概念。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进行的逻辑论证,使美学陷入人类自我肯定的怪圈中,而这一自我肯定、自我赞美的审美作为现代大工业初期人道主义的僭妄,已远远落后于随着大工业危害而产生的人类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和自我超越的现代意识。这也正是传统美学不能给现代非专业读者以普遍深刻的人生启示的一大原因。

    其次,束缚中国美学研究的还有传统美学中以艺术为主要审美对象和美学研究对象的思想。这使得中国美学研究仍滞留在艺术哲学的附庸位置上。虽然在一些美

    学新著中加入了社会美的章节,但大都停留在人体、性格、情操、环境及社会正义

    活动等范畴的表面论述,这种论述更象伦理学而不象有独立品格的美学。

    我真诚地希望能从书本中找到可靠的权威性答案,因为我始终不敢确信凭我的能力会对那一团浓雾做出有价值的分析甚至穿越,但阅读的结果却把我逼上了“梁山”我逐渐认识到,我必须独自一人去走这条前途未卜的道路。但我并非完全的孤独无靠,两千多年的美学研究尽管没有解开美学的迷团,但前辈著作中确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富于启发的论述,以致我常常忘乎所以地想,只要在他们的基础上再迈进一步,只要一步,就可穿越那团浓雾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极其认真系统的研究与论述清晰地告诉我那团浓雾就是艺术,更确切地说就是把对美的研究局限在艺术形式或类似于艺术形式的自然或其它事物形式的范畴内。

    历代美学家尽管对美的观点各不相同,但他们无一不把艺术看作是审美的主要对象,这种局限性来自于形式审美的传统观念。尽管现代人更重视审美对象的意蕴内涵,但这仍要以表现意蕴内涵的形式是否使人乐于欣赏为前提,由于在形式或以形式表现意蕴上艺术有着其它诸如自然景物等无可比拟的集中性、突出性和能动性,因此形式审美最终必然归入艺术审美的范畴,这就是为什么美学家们往往对自己的著作究竟叫艺术哲学还是叫美学而拿不准主意的原因。

    艺术成为传统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除以上所说的形式的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艺术品的形式及其意蕴的形式表现最容易使人以无关利害的静观加以欣赏,而无关利害的静观又恰恰是审美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艺术品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最方便的途径或手段。而美的本质也确是通过这些艺术形式折射了迷人的光彩,因此,人们才能够通过对艺术形式的观照获得审美的愉悦,但最方便的途径并不一定意味着达到真理的可靠途径;折射的光彩也并不完全等同于发光体。几千年来人们在艺术的天地中苦苦挖掘美的根源而不可得,也证明了这一点。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告诉我们一条基本的经验:当我们对呈现在眼前事物的现象难以做出确切结论或找不出其根源时,应当想到在这事物的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尚未发现的更具本质力量的事物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就是如此:天文学家最初对天王星不规则的运行及其轨迹感到困惑不解,后来有人想到可能有一

    颗未知的天体存在于天王星附近,它的引力作用于天王星结果导至后者偏离了仅以太阳引力为依据计算出的运行轨道。于是天文学家们按照天王星偏离的程度预算出那颗可能存在的天体的位置和可观测的时间,结果发现了海王星。后来又因同样的缘故和同样的方式发现了冥王星

    如果我们把这一经验运用到美学的困惑中来,我们会得到一个既符合逻辑又符合实际并且极富生命力的答案,当我们在几千年的艺术审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无法弄清审美的本质时,应当大胆地设想一下在艺术的背后是否掩藏着类似海王星那样的东西?那么掩藏在艺术身后的,更具本质力量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艺术所表现的现实的人生。

    蕴含在现实人生中的美的本质象掩藏在艺术品这层纱幔后面的彩灯,隔着纱幔看去那光晕清晰而又朦胧,烁烁诱人又扑朔迷离难以琢磨、难以把握;艺术作品象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人生中美的本质的光辉却又令观赏者无法真正看到发光源的本来面貌。可见这纱幔或镜子既是我们初识美的外貌的途径,同时又是我们进一步探求美的本质时必须超越的层次。如果我们实现了这一超越,把探求美的目光直接投向作为艺术表现对象的现实人生,我们就会对美的本质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三

    把探求美的目光直接投向现实的人生,这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以审美的目光去静观自我人生及周围的一切,相对于艺术审美我称这种审美为直接审美。因为艺术作为生活的表现,它所描写反映的内容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而欣赏者也不可能通过艺术品真正地进入现实生活,因此对于艺术品的审美只是间接的审美。在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生成的过程中,直接的审美者是艺术家。例如一个画家,当他面对一个特定的现实对象进入了审美观照,并在观照中获得美的感悟,产生了一种表现的冲动,从而把他的感悟描绘在画布上,我们可以说他完成了一个直接审美和记录、表现审美感悟的过程;当人们欣赏这幅记录或表现了画家的直接审美感悟的图画时,欣赏者对这幅图画所描绘的对象的审美只能是间接的,他也能被画中的事物所感染,但是这只是间接的感染。欣赏者因为不能象艺术家那样

    直接面对被图画表现的现实对象而不能进入直接的审美,但他若以同样的审美的目光投向现实对象时,他就可以象艺术家一样进入直接的审美观照了,尽管他可能没有用艺术的手段记录或表达审美感悟的能力,但他仍然是一个直接的审美主体。

    在我之前已经有人认为艺术品是人们对于现实对象审美感悟的记录,但人们用原始艺术并非是由于追求美才被创作出来这个结论“推翻了”这一见解。我认为这表现了艺术由实用的巫术向审美的记录或表现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过程。既然人们已经共认现代的艺术确是表现出美的意蕴,那么这种意蕴就只能是艺术家对现实对象的审美感悟的记录或表现。

    我们已经看到遮挡在美的探求者与美的本质之间的浓雾就是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品;同时也找到了穿越它的途径——对现实人生的直接的审美。如果把前者称为形式美学(因传统美学总体上讲则重于艺术品或自然事物的形式欣赏及对这一欣赏的分析),那么后者就可以称为人生美学。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对狭隘的实用物欲的超越,也就是对于对象的无关利害的静观。这一共同的基础决定了人生美学是在形式美学前提下对美的探索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形式美学的超越。那么这种发展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这一超

    越能否实现呢?或者换个说法:我在第一章中叙述的亲身经历以及那经历中获得的感悟能否达到并完成与美这一“自然界最伟大的秘密”的结合呢?这要看我的感悟中是否蕴含了某种普遍的共性价值;这种共性价值是否具有美的性质,同时这一美的特性是否有不同于传统形式美学的更高层次的意义。如果这些都得到肯定的证实,那将意味着解决了我的感悟面对传统美学时产生的困惑。

    四

    我在那一段人生经历中获得的感悟是否具有普遍的共性价值呢?我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肯定的证实:首先这种感悟使我在每个关心或好奇地询问我的人面前非常地坦率,因为我已经完成了对自我狭隘的利害得失的超越,并在心灵融合的努力中理解了两位女性各自的情感价值,所以我总是毫不掩饰地袒露自己的情感,而且从不编织任何有利于我进行自我保护的理由,我把在那段经历中的情感发展过程及感悟同他们进行了诚挚的交流后,发现这一交流获得了广泛的共鸣,那些按照常规应该是戳我脊梁的人,后来都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真切地领会到向大家敞开心扉的畅快和慰藉,由此得到的理解使我感受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善良美好的天地,问题是我们在交往中是否以同样的心灵去进行那种相互融合的努力。我的成功使我感到但丁那句被青年人经常引用的名言“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实际上并不具有唯一的真理性。我们在走自己的路的时候,时刻不应放弃与他人心心相融的努

    力。这样一方面我们不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为了保持这个性和独特之路而在对别人的蔑视甚至是敌视中使心灵陷入偏狭和乖戾。

    我很庆幸在那段经历中没有走上这条心灵的孤独旅途,我相信正因为我走上了与其相反的心灵之路才获得了众人的理解和共鸣,这说明通过这一感悟,我的个性情感已经完成了一次与人类共性情感的辨证的统一和融合,在这种统一和融合中我的个性情感更充实更丰富了可以肯定地证实我的感悟的共性价值的第二个方面是从艺术品中获得的,当代的作家、艺术家们比以往更注重艺术品中人生哲理蕴含的深厚与否,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人与对象世界间的融合,这是一种心灵超越狭隘的利害关系后达到的融合。一九九零年在中国掀起一阵热潮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就揭示了心灵在苦难中超越狭隘的个人利害得失后,在互相理解、互相抚慰中获得升华的过程。五十集渴望,再现了中国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将近二十年的动荡不宁、多灾多难的岁月。这一段岁月对目前中国三十岁以上的人来说都还是昨天的故事。但渴望的价值却不在于往事的回首而在于心灵在融合中的升华。剧中的人们在经历了二十年人生的风雨坎坷后,并没有实现各自最初的企盼,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破裂的家庭和伤残的身心。但在这幻灭般的终场,渴望的主旋律却更加深沉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在长久的磨难与挫折之后,人们仍然对生活满怀着渴望,这渴望是否有些虚幻呢?这正是渴望这部室内剧看似平淡的情节中潜藏着的一个非常深刻的人生感悟。剧中的人物虽然在二十年的苦难后没有得到最初企盼的福祉,但他们的心灵却在长久的碰撞中逐渐由生疏走向融合。在最后的几集中,我们看到人们在理解中用心灵互相抚慰着生活留下的伤痕。尽管在二十年的风雨中人们受到过伤害并互相伤害过,但也恰恰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都真实地袒露了各自的心灵,生活的风雨使美好的更加闪光,使芜染的受到洗礼。在心灵的袒露与碰撞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向心力,这个力的实质是心灵对利害得失的超越,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爱的集中体现者是剧中苦难最深重的、具有象征意味的刘慧芳。她象祭坛上的牺牲,在群体经历着苦难的时候,甘愿以自己的身心代替所有的同类去承受噩运并以滴血的心去抚慰他人。正是在这颗心的抚慰和感召下,痛苦才变成一种聚合点,所有的亚茹和沪生们,所有的大成和月娟们都在这里超越了各自的狭隘与苦痛,在互相间的理解抚慰中完成了心灵的升华。

    多少年来“文革”给中国人造成的伤痕一直是中国文艺作品主要的表现对象。渴望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再现了伤痕的深度与广度,更揭示了受伤的心灵间的融合与升华。它从肯定的方面揭示了苦难的炼狱般的价值,这一价值体现为心灵对狭隘的个人利益和物欲的超越,体现为心灵由对外在福祉的片面追求转向内省并在内省中趋向精神世界的完美。人间还有比受伤的心灵之间的融合与抚慰更能展现爱之伟大的吗?这种心灵升华的过程正是人们渴望的。同是反映“文革”十年的文艺作品,相对于那些单纯展示伤痕或在苦去甜来,平反昭雪中寻求抚慰的作品,渴望寓示着苦难之后人性的成熟,这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成熟。渴望之所以受到普遍的欢迎,意味着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被那种心灵互相融合的境界感召着,呼唤着,自觉不自觉中认同了这是我们共同渴望的一种人生境界。

    第三个方面的证实来自现实生活,从古代到现代的人类活动中都不乏这一例证。浏览一下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心灵对于利害关系的超越,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互相融合也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与现代人相比,古代人的敌我观念要强烈得多也狭隘得多,他们几乎理所当然地把异族异邦的人看作是可以任意杀戮和掠夺的敌人,而且他们认为这是正义和勇敢的德行。但即使在这样的年代中,也有敌我双方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超越利害得失的记载,互相表现出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理解与尊重。在此,我想复述一位在当时的人类历史条件下完成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行动的伟大人物的小故事,这位伟大的征服者就是亚力山大

    在他短短的三十几岁的生涯中,他先后靠武力征服了波斯、古希腊和埃及。在他短短的征服岁月中,他率领的马其顿军队消灭了波斯帝国庞大的军队;攻克并毁灭了许多久经征战从未被攻破的坚固的城邦。他曾命令把一些抵抗顽强但终被攻破的城市中所有的人都杀掉或掠卖为奴。但就在这样一个火与血的征战过程中,他也曾以完全不同于凶暴的征服者的面孔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在攻陷希腊城邦提佛后,他命令毁灭这城邦,城中的建筑几乎全被夷为平地,三万人被卖为奴隶,老幼则被屠杀。在烧杀的过程中,有一位马其顿军官在狂暴地侮辱了一位提佛的妇女后,逼问她是否藏着金银。这位妇女说金银藏在一口井里并带那军官去看,当那军官俯身去看井底时,她突然把他推入井中,又投下石块砸死了他。结果她被几个马其顿士兵抓住送到亚力山大面前。她面对亚历山大毫无惧色,昂然而立。亚历山大出人意料地宽恕了她,把家人、财产连同公民的自由权一齐还给了她。历史学家对这件事评说不一,但有一点应当是可以肯定的,亚力山大一定在那一时刻超越了敌我利害得失的计较。或是被这个妇女表现出的带有悲剧色彩的尊严和勇气所感动;或是在满目焦土遍地尸体的惨状中恢复了理智人性共通的良知。总之他不再仅仅把这妇女看做是敌对城邦的一分子,不再仅仅把她看做是可以卖为奴隶获取金钱的对象。他是把这个妇女做为值得尊重的女人才宽恕了她的,这一行为里,亚力山大的心灵一定比他下令毁灭提佛城时更靠近提佛人的心灵,历史记载中也叙述了他后来每遇到提佛人“他总要尽力对他们表示特殊的照顾。”尽管这件小事不足以抵偿亚力山大的凶暴;尽管他在提佛之后又下令毁灭过一些城市。但这个小故事却一直没有被人们忘记,因为它毕竟寄托了人们对于某种美好情感的渴望。而这一情感正是人们心灵间超越利

    害得失的融合。

    如果你感到这个例证有些过于古远甚至有些象一个征服者心血来潮的做态,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个近在昨天的例证。在一九九零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赛的最后两场比赛中,出现了和以往历届世界杯赛不同的场面。最激动人心的冠亚军决赛并没使期待已久的观众如愿以尝地得到应有的享受;而向来被视为无关紧要的第三、四名决赛却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反常的现象呢?原来上届冠军阿根廷队在这一届赛事中已失去了昔日所向无敌的威力,从开赛第一场即败给非洲雄狮后,他们一路拖泥带水、踉踉跄跄地踢入了冠亚军决赛,其中几场关键的较量都是靠互罚点球而侥幸过关。等到那个万众瞩目的意大利之夜,他们同德国队对阵时,就连火车头般勇往直前的马拉多纳也显出了强弩之末的状态。但他们又一心想保住冠军宝座,于是一切有利于保住桂冠的手段都被他们利用了,整个赛场笼罩在阿根廷队因绝望而不择手段的挣扎中产生的哀怨阴郁的气氛中,这一切破坏了足球运动自身内涵的豪放与壮美,更违背了体育运动超越物欲功利的特有精神。

    我所说的心灵对基于物欲的狭隘的利害关系的超越,并非以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为唯一的目的,从广义上讲,它的目的在于心灵与一切外在的对象事物的融合。这一融合由于超越了狭隘的物欲得失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心灵与外在对象事物之间本真的融合,所谓本真就是指事物本原的和纯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事物保持了最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蕴含了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当某人的心灵进入与对象世界的本真状态中的融合时,他就象得到一张关于那个世界的激光全息照片一样,从而可以获得那个世界的尽可能多的信息。一个人被某种特定的物欲完全控制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身的本真状态,陷入了片面性。如果他抱着这唯一的、特定的物欲目的与某一事物结合时,他只是以片面的物欲目的同对象事物中可以实现物欲的部分相结合,这时他从对象世界得到的信息也是片面和局部的。结果在这一结合中人和对象事物双双陷入片面性,成为了实现物欲的工具。

    阿根廷队作为一支足球运动的团体,在一九九零年意大利之夏的决赛中,始终抱着要保住冠军宝座的物欲目的。也就是说,这时他们走上球场,不是为了本着足球运动自身的体育精神,尽最大努力踢一场好球,而是抱着获得冠军这唯一的目的,用尽各种不光彩的手段要在这一物欲追求中击败对手。这种物欲的强烈程度在阿根廷队的许多成员心中甚至超出了争先的荣誉感,使他们不再是为发扬体育运动超越功利得失精神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从而使自己在物欲的诱导下走向片面;当他们抱着片面的物欲之心进行决赛时,他们同足球运动的结合也成为以实现物欲为目的的片面的结合。这种片面的丧失了本真状态的结合当然就难以创造出足球运动的完美性。

    相反,在三、四名决赛中,意大利队和英格兰队,一反以往参加三、四名决赛各队只派些替补队员应付了事的习惯,以主力队员全力以赴地投入比赛。参赛者因超越了争夺名次奖杯的物欲功利的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与足球运动这一对象事物的结合中,因而达到了运动员与运动项目之间本真的融合。整个比赛踢得轻松奔放,比赛激烈而又和平。双方运动员不再是争名夺利的对手而是同踢一场好球,共创足球之美的朋友,那种公平竞赛中的融洽气氛令人感奋,整场比赛也真正体现出足球运动自身特有的魅力,使观众获得了一场出乎意外的体育审美享受。

    人类的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意味着人以自我的精神世界同外在的对象世界的结合,当人以一种特定的物欲目的同对象世界结合时,实际上只是以自我精神世界中产生物欲的部分和对象世界中可以满足物欲的部分相结合。这就是说,这种结合是双方之间一部分的结合而非全部的结合,任何事物的本质和集全部信息的本真都不能在同整体分离的情况在于某一部分之中,因此部分之间的结合是非本质的片面的结合。如果我们超越了狭隘的物欲追求所导至的片面性,我们的心灵将以本真的状态达到与同样处于本真状态的对象世界的完满融合这时我们的心灵对于对象世界的感悟将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极大的增值。这就是我的切身感悟中的共性价值。渴望的编导因为超越了文革伤痛的利害得失的反映层次达到了心灵升华与融合的全新层次,因此使渴望在对文革十年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感悟和艺术表现上都超过了以往那些抚伤而泣的“伤痕”文学;意大利队和英格兰队因为超越了狭隘的冠亚军名利的争夺,实现了以自我的全部身心与足球运动这一事物的本真的融合,从而使观众在对足球运动的感受的程度上远远超过了阿根廷与德国之间的冠亚军之争。

    五

    如果读者已经同意我的感悟中蕴含了心灵对于对象世界的感悟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增值这一共性价值的话。那么这一价值是否具有美的性质呢?或者象前面我已经试图说明的那样,我能否成功地把这一共性价值通过人生美学这一逻辑理论形式给予表达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寻找一下这一感悟中共性价值同美的联系。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我所谓的人生美学同传统的形式美学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对于狭隘的物欲追求中的利害得失的超越。这一超越既是对美的感悟的前提,也是创造美的前提。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感悟和创造不应是仅仅对艺术和自然景物的形式的感悟和创造,更应该是对现实人生中的美的感悟和创造。如果不能在现实人生中实现美的感悟和创造,也就无法实现对艺术美的感悟和创造。

    我所写的告别丑娃和在荒漠里种树之所以得到赞同,如果说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一些美的成分,那么这美的成分首先取决于我在现实人生中以审美的静观去感悟生活,并创造一种形式表达这一感悟。

    当我以超越了狭隘的物欲追求的利害得失的眼光看待我的那一场情感纠葛,或是以那种超越的心灵去体验纠葛中的感觉时,我感悟到一种心灵与心灵间互相融合并在这融合中获得升华的境界。而我的文章只是这种感悟和这一境界的记录和表现。如果说美仅仅产生于这一记录和表现显然是勉强的和不确切的,因为在我以那种超越物欲的眼光和心灵去看待和感受那一段情感经历时,我已经有了一种审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那种对形式的欣赏产生的愉悦或某种情绪的渲泄及净化,这是一种以静观的态度看待和感受对象时心灵在与对象的融合中获得升华的感悟。而且当我把这一感悟谈给朋友们听时,他们也深受感染,那情景极象看一部艺术品时被艺术品的美所感染的样子。我想说这就是现实人生中的美在向能够以静观的态度看待和感受它的人展现其光彩。而且这一现实人生中的美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构成的,当我们在生活中真诚地做出以超越利害关系的心去追求同外在事物的融合的努力时,我们实际上就是在用我们的言行创造着生活中的美。至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说:我的文章中美的因素直接来源于我的现实人生的感悟这一感悟同美之间的联系比文章同美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那么这种美的内涵是什么呢?这就是心灵同对象世界之间本真状态中的融合以及心灵在这种融合中获得的升华,这一升华体现为心灵对于对象世界的感悟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增值。电视剧渴望由于揭示了或是呼唤了心灵之间的融合并展现了融合中心灵的升华,因而具有了超出一般“文革”题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正是这种审美价值使渴望的主旋律那么深切感人。通过渴望人们对于“文革”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悟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同题材艺术品所达到的程度,如果说这是一种认识价值,我倒更愿称其为审美价值。意大利队与英格兰队的球赛也同样因为队员同足球运动之间的超物欲的本真状态的融合,使得那一场球赛体现出体育运动的美,因而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审美价值,使观众获得一场体育审美的享受。通过这一场球赛,人们对于足球运动的感悟也同样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了增值

    我不想否认,我的文章、电视剧渴望和那场三、四名足球赛的美都离不开一种表现的形式,而且事实上世界中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其特定的形式,美也确是通过与其内容适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光彩。但我们如果仅仅从形式的表现中去探求美的产生和本质内涵那就必然陷入形式的浓雾中。人生美学的任务在于超越形式美学到现实人生中去寻找美的产生根源和它的本质内涵。我们已经看到,美的产生根源及其本质内涵就蕴含在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实现了对狭隘的物欲追求的利害得失的超越,在静观中使心灵达到与对象世界的本真状态的融合,那么我们就是进入了对现实人生的审美观照中,我们的心灵就会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升华。这正是我的人生感悟与美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这一感悟就具有了人生审美的性质。那么这种人生审美同传统的形式审美又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人生美学是否具有不同于传统形式美学的更高层次的意义呢?

    六

    传统美学在论述审美对象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时往往表现出一种片面的主体性。当代美学家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是产生于人的主观世界的。他们认为一个被审美的对象所表现出的美并不是它本身拥有的东西或价值。人们感受到的美仅仅是人们内心情感投射到对象身上的结果。美国的乔治桑塔耶那甚至说外在事物是由于人们的主观偏见才成为美的事物。(当代西方美学朱狄)中国美学家高尔泰说:“在象征的意义上,直接的现实性并非审美事实的要素。正如对象是否表现出生命的意味,并不取决于它的物质实体是否表现出生命的意味。”(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

    这些都表明审美主体的人在对现实对象的形式审美中对于审美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把审美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对象的价值只在于以其形式等待人把自己的情感或理想投入其中,这些对象的形式就象是一些盛装并表现人的情感或理想的容器,或反射它们的镜子。而人的情感和理想则象无形的水必需用某种特定形式的容器赋予它一种可见的形式;或者象人自己的容貌,如果没有镜子一类的反射物,人就无法自赏他的尊容一样,人也需要某种对象的形式来反射自己的情感或理想。比如一个人的情感很热烈,他就说象火一样热烈,这时他如果真的面对一堆篝火并进入了对火的审美观照,那只是因为火以其腾越燃烧的烈焰表现或反射了他的情感,这时尽管他对火自身的性质及价值毫无所知,他仍能因在火焰中直观地看到了自我的情感的象征性的表现而进入对火的审美观照。如果一个人的情感是凄凉阴冷的,这堆同样的篝火就不能成为他的审美对象了。可见,火这一对象在人们的形式审美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对象的这一被动状态是由于传统形式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局限即片面的主体性造成的。而这种主体性之所以是片面的,根源在于它是人性中一种根深蒂固的片面性的表现。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一直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主人,相信人对世界改造与利用的主宰能力是无限的。在这种传统的人道主义的视野中,世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人类满足自己的欲望提供可能。这种欲望可以大致区分成物质的和精神的。这其中物质欲望的满足是根本性的或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欲望的满足往往在对物欲追求的象征性的肯定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第二种精神满足往往是跟随在第一种物质的满足后面充当仆役,形式审美正是为这一满足提供了可能,因此这种审美总是跟“愉悦”、“快乐”、“美好”等肯定性的词汇联系

    在一起。因此传统形式审美中所主张的审美无利害论就显得有些虚幻无力。

    在传统人道主义与传统形式审美的结合中,形成了人类面对世界时的沾沾自喜、僭妄自大的心态和行为准则。人类一方面本着物欲追求的驱动以物质手段对自然世界大加改造;一方面把在改造中获得满足后的自豪和未能满足的哀怨等种种情感投射到对象事物的形式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审美活动在精神上欣赏品味自己对世界的物质改造活动。这一切都建立在人的物欲是天生合理的同时又是世界存在的唯一价值准则这一人道主义僭妄的基础上。美国人戴维埃伦费尔德在他的著作人道主义的僭妄中对这种人道主义做了有力的批判。这一批判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自然世界本身具有的不以人的价值取向为转移的内在价值,以及人类对这种价值的渺视和践踏。人类许多自以为骄傲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一践踏实现的,人类把这称为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自然世界的存在被分为已经改造的和等待改造的。人类把改造程度的大小看作是人的自由度大小的标志。但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成果往往成了恶果,因为人类的物欲相对于自然界的博大永恒来说往往是狭隘而短见的,它把自然世界本身无限的丰富性强硬地规定在为人类物欲服务的窄小范围内,从而破坏了自然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在博大永恒的时空中的存在,这是人类在同自然世界关系中的片面的主体性。同时由于人类本身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当他因物欲的狭隘而在同世界关系上处于片面中时,他在同自我的关系上也处于片面中。这一双重的片面性使人们无论是通过物质手段还是通过精神手段都不能实现与对象世界自身价值的本真状态的融合。因此这一双重的片面性导致人们在形式审美中欣赏的只是自我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物欲的追求。这种审美的局限性使人们对于通过审美的途径达到心灵与自然世界或任何对象世界自身价值的本真状态的融合这一审美的更高境界处于一种朦昧状态;这种局限性使人类在审美心理发展中仍处于初始阶段。

    相对于传统形式审美的这一片面的主体意识形成的局限性,人生美学的审美过程中,审美的人和审美对象都处于主体的位置,审美不仅是对象以外在形式反射审美者的情感或理想更是审美者的心灵同审美对象自身价值的融合,为实现这一融合,审美者要首先通过审美观照理解审美对象的价值内涵,这就要求审美者超越狭隘的主体意识,超越被物欲追求所驱使的价值取向。所谓超越不是要摈弃物欲,那将是人对自身的摈弃,摈弃自身的人是非人,也就无所谓审美了。这种超越是对物欲本身短期性、狭隘性的超越,是对因一时的物欲追求而破坏人与对象世界的整体存在的统一性这种逐欲行为的批判意识。例如一个渔夫,如果他仅仅以简单的渔猎行为捕鱼,每天在极度劳累中除捕鱼外别无它顾,他眼中的鱼只是可换取衣食的手段,别的就什么都不是,总之他如果只关心自己的网中的鱼多少,甚至认为图画中

    的鱼是毫无价值的,那么他就是一个完全为生计而活动的物欲的渔夫;如果他除了网中的猎获物外,还能以欣赏的眼光看水中游鱼的优美姿态,还能对图画中的鱼有观赏的兴趣,他能够从水中的和画面上的鱼回忆起渔猎的愉快,那么他就是一个有形式审美能力的渔夫;再进一步,如果他对鱼自身的生存价值持一种赞美的眼光,如果他能对鱼在抗拒捕杀显示出的力量和智慧产生一些敬意,特别是如果他能够对自己捕杀鱼类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这一两难境地及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以一种无关利害的心态去静观,那么这渔夫就进入了人生审美的境界。海明威就是这样一个“渔夫”他酷爱捕鱼,捕鱼是他与大海及其生命世界相融合的途径。因此他才写出了伟大的老人与海。在这部小说中,我们无法区分人与海究竟谁是主人,我们看到的是人与海两者各自价值的融合。

    在传统形式美学片面主体意识的作用下,形式审美中的主体往往只有当对象做为他的情感或理想的肯定形式出现时,他才能进入审美境界。这是传统形式美学的又一个局限性。美国的乔治飞k侨衔骸吧竺琅卸现饕腔模嵌陨频姆矫娴母惺堋!?当代西方美学朱狄)“美是对一件事物的特质所产生的快感。如果一件事物不能给人以快感,它也就不可能是美的。”美国哲学家杜威更直截了当地说,任何一个经验在成为审美经验之前,必须要有满意。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片面的主体意识形成的局恨性带有根深蒂固的功利感,而这种功利感实际上是同审美无利害关系这一基本前提相矛盾的。如果人们只能在于己有利的前提下进入审美境界,那么这种境界必然因功利计较的狭隘而狭隘化。英国哲学家柏克明确地划分了美与崇高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范畴。他先给美下了“是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的感情的一种或几种品质”这样的定义。接着他又把爱解释为“在观照任何一个美的东西的时候心灵上所产生的满足感”虽然我很难给这个泥潭一样使众

    多大师们深陷其中的“满足”二字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他们绕来绕去舍不得放弃的“满足”总给我一种油腻腻的感觉。柏克也许对此同样不满足,他发现审美境界中并不都是温柔滑腻的膏脂,在这个天地中还有些冷峻甚至严酷的东西,于是他便把这些称之为崇高。他对崇高的审美作如下定义:“自然界中伟大和崇高现象引起的是惊异。惊异就是灵魂完全停止活动的状态,其中含有若干程度的恐怖。在这种情形下,心灵完全被这个对象所占据,以至不能再容纳任何其它东西,也不能对这个对象作出任何推理,惊异就是崇高感最高的效果。”(当代西方美学)看到这里我为之一振,人类终于把审美的境界从令人昏睡的愉悦、快乐和满足的窝窝向更为飒爽高远的天地开拓一步。但我错了,因为柏克先生是一个很稳重的人他在向着审美的危险的境界迈出一步后,立刻在自己与令他惊异和恐怖的危险之间筑起一道高墙:“柏克同时指出,如果一种危险或痛苦离我们太近,那就会使人感到可怕而不能由于痛感或紧张的消除而转化为一种审美愉悦,因而也就不会引起崇高感的产生。要产生出崇高感,就必须和实际的危险相隔一定的‘距离’。”(同上)这个要命的“同时指出”意味着比我们更伟大、更有力的否定力量,或是一种危害我们利益的事物实际上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真正的危害,而只是以一种外在的,具有一种暗示意味的形式同我们遥遥相望时,我们才能在一阵不必要的惊异恐怖之中进入对它的审美观照。如果说人们只能在这种貌似否定而实则虚无的对象中进入肯定性的审美愉悦,那我真为这些人感到羞愧,在这里被肯定的不正是人们软弱虚伪的一面吗?很难想象人类会在这样的审美观照中使自己的心灵升华到“崇高”的境界。

    形式审美的这一局限性,源自于人类把自己的情感或理想看做是天然合理的,审美必须在不危害人类自我保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象世界只有当它以其形式肯定人类的情感或理想时才能作为符合人类意愿,能够使人类满足的东西被纳入美的范畴。但问题是即使人的情感或理想对人类来说是合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情感或理想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体的自然世界也是合理的。更何况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在整个人类群体中也是合理的。例如,热带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已引起世界环境部门的极大忧虑,砍伐森林是热带不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由此产生的利己情感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对他们来说是合理的,起码眼下是合理的。但这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这一破坏对地球世界的生态平衡来说是不合理的。如果热带居民面对被砍倒的巨树想到这一方面证明了他们征服森林的力量;一方面将带来生活的富裕而进入审美的愉悦,我们将怎样评价这种审美呢?我们会说这恰好表现了他们因追求物欲满足而陷入了狭隘的片面性,是一种愚蠢的自杀。但就在十几年前我们还在对大小兴安岭森林的砍伐作着审美的观赏。那时在我们用于宣传祖国大好形势的新闻影片和宣传画中都以一种英雄的姿态描绘迎着朝阳扛着电锯向大森林进军的伐木工人;以凯旋的乐曲为拖着巨大树干开出森林的运输车队伴奏。如果我们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当年的那种审美,它的审美价值不是要因其物欲中主体意识的片面性和这一主体意识在肯定的形式中寻求精神满足的盲目性而大打折扣吗?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不应以今天的眼光评价当初的事情,当初的那种审美都是真实的,不能因今天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否定当初那种审美的真实感觉。是的,当初朝阳里伐木工人的笑和我们由此感

    到的愉悦和满足都是真实的,但这恰好表现了我们的狭隘与盲目,恰好表现了我们在审美发展历程中的低层次,恰好表现了我们对于心灵在超越物欲狭隘性后与对象世界价值相融合这一更高层次的心灵升华的不觉悟状态。如果我们就把人类在几千年中孜孜以求的审美境界停留在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蒙昧阶段,那么这种审美也许只能是人类在精神上自我麻痹的手段。

    这种把外在对象当作肯定我们自以为天然合理的情感或理想的形式的审美,它所肯定的往往是人类的一已偏见。无论我们愿意与否,事实上世界的真理往往并非为了满足人类的物欲才存在于宇宙时空中。在戴维钒b追讯碌摹度说乐饕宓馁酝芬皇橹校髡咭昧宋碌露贝里的一段话,这段话意在指明人们在长久的时间里严重地误解了亚当和夏娃“征服地球”的教导:

    造物主对造物的爱正是由于它与人的目的不一致而显得神秘。野驴和野百合受到上帝的钟爱是因为它们自己的缘故,而我们爱它们是因为它们是我们必须爱的模式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爱这种模式是因为我们依赖这种模式。虽然人类不能控制而且不能希望完全理解这种模式,但可理解到尊重和保护它的程度。因此,造物主对人发出的公正而宽厚地利用世界的旨意限定了每一个人作为世界管家的道德境界。

    在这一段话中,作者以象征的笔调指出,世界存在的价值是大于人类存在的价值的,尽管由于人类的产生使世界曾经显得更加丰富和美丽,但随着人类物欲的膨胀和实现物欲的手段及能力的提高,地球世界不再是越来越丰富,而是越来越单调,不再是越来越美丽,而是越来越丑陋。这其中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物欲的狭隘性和由此产生的主体意识的片面性。人类不能象造物主那样因为对象自身的原因去爱对象,而只能本着自己的欲望依据对象满足自己欲望的程度决定是否爱对象,那么基于这种爱的审美的狭隘与片面就不言而喻了。这同时也是造成传统形式美学找不出个人审美的共性标准的原因。如果每一个人只能在对象肯定了他的一己情感的前提下才能喜欢并审美一个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只是人的片面性的肯定者,而不是人的心灵与对象融合的接通点,在这种各自为政的审美中人不但与对象隔离也同其他

    人隔离,心灵也在这种孤芳自赏中愈加片面和狭隘。

    超越利害关系是进入审美状态的必要前提,但如果我们只能在对象事物以其形式甚至是以其全部肯定我们的欲求,或者即便是一种比我们更伟大的力量及危害也要同我们相隔一个安全的距离时才能进入审美境界,那么逻辑推演的结果将是:个人的价值、个人的欲望是高于一切的,当这些面临着一种实际的否定力量的危险时,他因无法超越自我的价值的丧失这一根本的利害关系而无法进入审美境界。正因为如此,所以传统美学只好把审美无利害关系的命题建立在艺术的领域,因为艺术作品中的利害关系是虚构的,即使是记实性的艺术作品

    它的利害关系及冲突也已经是过去时的,更不必说那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中的他人身上,因此作为艺术品的欣赏者才能以摸拟的方式,假装着超越了一次实际并不存在的利害关系。这就是传统形式美学给我们提供的审美前提。相对于形式审美的这一局限性,人生美学的审美前提则是对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利害关系的超越。这一超越对人类提出的挑战是:面对实际生活中正在损害我们个人利益的对象事物,甚至面对危及我们生命的事物,我们能否超越利害关系进入对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照。这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有些难以设想。而且这种超越又不是超脱红尘的,跳出三界外的僧侣式的对现实生活的脱离,它要求人们在不回避现实困境的前提下超越自身困境中的利害关系,不仅对肯定了我们的欲望的对象能够给予审美观照,而且对于否定了我们的欲望的对象,对自我的困境,对造成危害的事物与受到危害的自我两者构成的关系进行静观的审美。这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人生的两难境地。但事实上,千百年来许多历经危难而成大业的伟人们,正是因为完成了或在某一特定时空内完成了这一超越才最终创造出伟大功绩的。古今中外多少杰出人物甚至面对屠刀和枪口都能以超越个人利害关系的心态静观自己的死亡。这里除了政治的、社会的信仰外,也包含着心灵与广阔世界相融合的审美因素。在这里,形式审美与人生审美的不同是:前者是只能对肯定的形式,或是对虚无的、保持了一定距离的否定形式进行审美观照,对以象征的形式暗示出的利害关系做摸拟式的超越;后者则是对于实际生活中否定我们欲望的事物进行审美观照,对实际存在的与我们血肉相联的利害关系的实际的超越。

    传统形式美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尽管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即使是一种局限性也是被发展得相当完善的局限性。在通过对象事物的形式肯定自我欲望的同时,传统美学还为人们提供了通过对象事物的形式逃避现实困境,在一种虚幻的境界中寻求安慰的审美途径。高尔泰在他的美是自由的象征一书中,为那些“在历史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由于找不到和整体的联系而无所依归的个人”提供了一个颇为感人的进入审美境界的途径:“不论是什么,是数声流莺,是一首小诗的一个音节,还是刹那间映在浅蓝色的窗影里的淡红色的朝阳,只要一旦成为审美对象,同时也就成了接通个体与整体、有限与无限的中介。”那么困境中的人们在这种与现实困境无关的外在形式中获得的是怎样的一种审美价值,或是按照作者的美是自由的象征的观点来说又是怎样的一种自由呢?他做了如下解释:“它并不一定要等于实际的自由,而可以只是自由的象征。我可以在云影草色里见到爱人的音容,而实际上依然是孤独的流浪者。我可以在夜雨的潇潇声中听见儿童时代母亲的话语,而实际上依然是漂泊的游子。但云影、草色、夜雨等等。刹那间成了把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联系起来的桥梁,它并不是虚幻的。”

    当人们面对现实困境时,他有两种摆脱困境的可能:一是转过身去,把与自己现实困境相反的,想象中的幸福投射到某种能够反射这一想象的外在形式上去,获得一丝精神上的慰藉,象前面那位美学家指引的那样;二是面对现实,把困境当作体验人生、社会、自然与自己的关系的途径,并由此达到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从中寻找超越困境的可能。前一种方式正是形式审美的特征,那样一种审美的慰藉对于精神世界是一种真实的感受,但对于身处困境的人们的现实存在却是虚幻的逃避。而后一种方式却为人生审美提供了可能,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困境对象化,使自己成为自身困境的静观者,以无关利害的心态去观照自身的困境,他就有可能体验到构成困境的人生、社会、自然的诸多因素,这意味着我们对现实事物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感悟。这是人性更为成熟的标志。这样一种人生状态犹如拳击手和

    观众两种身份和心态的结合;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既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击打的拳手,切身体验着胜利与失败的甘苦;同时又能象一名看台上的观众那样以超利害的心态静观自己的击打与被击打,那么我们对于拳击这一运动的理解和感悟就超过了一般只是做为参加者的拳击手或只是做旁观者的看客。而且这样的感悟只有在拳击的实际过程中才能获得。如果一个拳击手在赛后摘下手套,靠观花赏月或狂饮纵欲去忘记拳击场上的一切;或者一个观众只能以观看别人的拚搏刺激自己的感官却没有勇气登上拳击台切身体验击打的滋味。那么在这两方面都不可能真正进入对拳击运动的最深刻的感悟,也可以说不可能以人生审美的心态去体验拳击运动本身。

    传统形式审美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内,当外在对象与人的情感或理想相吻合时,人才能够进入审美境界。但由于事物的变化和情感的飘移,这种吻合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所以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审美境界也往往是瞬间的,一闪而过的。正如美学家们所描述的:“刹那间好象进入了一个别样的世界:狭隘变成了广阔,单调变成了丰富,枯燥沉闷和刻板变成了新奇和生动。刹那间好象过了一种别样的生活。”这确是美好的,但只是月影波光游移闪烁的形式的象征。它会因时空转换中的事物形式的转换而使情感失去投射物化为乌有;也会因其形式固定不变失去对情感投射的刺激而引不起人的移情冲动,变成与审美者无关甚至是厌足的东西而被遗忘。但人生审美却因其对现实生活内在本质的感悟使人的心灵超越在时空中的有限存在达到与无限和永恒的世界的融合,这一融合不是随意的短期消费,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且因为世界自身的无限发展也不会在某一日达到尽头。这一融合每实现一次,都意味着人的心灵的成熟,这种成熟不是转瞬即逝的愉悦,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心灵成长历程。这种审美因其不追求外在事物形式给心灵带来瞬间虚构的超脱,而是追求对世界和人生本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值,这就使它成为人类认识世界、人生的一种现实手段而不仅仅是瞬间虚幻世界中自我安慰的一场梦臆或自我放松的一场游戏了。

    片面的主体性、盲目的肯定性、逃避现实的自慰和瞬时性的超脱这些形式审美的局限性是人生审美在对其进行扬弃为前提的继承发展的起点。因此在指出这些局限性的同时,我并不想根本否定它的价值。它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阶段,是进入人生审美的必经之路,人生审美的价值也正是相对于它的局限性产生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人生美学与传统形式美学的不同,及其超越于形式美学之上的感悟对象世界的价值,那么,进入人生审美的途径在哪里呢?我已经谈到人生审美的基本前提——对狭隘的物欲追求中利害关系的超越。但这一超越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中是怎样实现的,我不想以空洞的说教来解释。实际上,在以往的人类历史中,已有许多人在自身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了这一超越,因此,我将通过对他们的人生经验的具体分析同大家一道回顾一下那些先哲伟人们心灵超越与升华的历程。